影视飓风如何实现高规格影像制作的极速出片

阅流原创
发布于 2022年06月10日

      四月二十九日中午十一点二十三分,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,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,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,开启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第一步。

图片1.png

      稍后的五点三十九分,影视飓风团队在B站发布了以此次发射为主题的科普节目《中国首个空间站核心舱到底有多大?》,其中展现了以8K拍摄、4K制作的发射现场实况,观众们大为震撼,直呼真帅。

      抛开必要的发布流程,短短四个小时的时间,影视飓风团队是如何完成这样超高规格的制作流程的呢?笔者这次也全程跟随了影视飓风的文昌拍摄团队,以一个半参与半旁观的角度,来带大家看看影视飓风幕后的故事。

 

图片2.png

      文昌拍摄团队,一共五人,包括两位摄影师,以及编导、制片、DIT,仅仅五人的拍摄团队却一共带来了七台摄影机,并安排了七个机位的拍摄,其中两个机位在龙楼镇中心的楼顶,另外五个机位在十公里外的海滩。

图片3.png

      你大概会好奇,五个人怎么搞的了七个机位?实际上,楼顶机位情况比较可控,DIT老杨一个人负责了两个机位,而另外一边,笔者也被安排了一个拍摄观众反应的机位(感觉帮上了忙很开心)。

 

七台机位的安排如下:

沙滩机位

 l KINEFINITY MAVO EDGE,8K60FPS ProRes422,拍摄火箭发射全景;

 l 两台SONY FX6,4K 120FPS X-AVC,拍摄西安交响乐团与火箭的同框画面;

l SONY FX3,4K 120FPS X-AVC,跟拍火箭升空;

 l KINEFINITY TERRA 4K ,4K 125FPS ProRes422,拍摄观众反应。

楼顶机位

 l BMD URSA Mini 12K,8K120FPS BRaw,跟拍火箭升空;

 l SONY FX3,4K 120FPS X-AVC,拍摄火箭特写;

图片4.png 

      考虑到安全保险,基本上所有的机位都提前了几分钟开始录制,如此高规格的影像,其代价也就是巨大的文件体积,短短几分钟的现场录制,七台机位的总素材量就达到了600GB之多,如果想要把这些素材回传杭州,即使通过5G最高100Mbps的速度进行上传,也需要13小时才能完成传输,这显然让4小时内成片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。那么显然,要做的就是压缩素材大小,在拍摄前,团队进行了讨论,决定将部分后期工作前置化。

图片5.png 

 

具体安排如下:

l 拍摄完成后所有人集中回酒店,制片立即开车去接楼顶机位的DIT,其他人自行收拾设备回酒店;

l 在酒店进行素材的备份;

l 备份后,编导与后期在线进行素材筛选,直接选出需要用的片段以及具体使用的长度;

l 将需要用到片段进行转码输出为4K的H.264中间片,网络发回杭州总部进行后期。

当然,想法都是好的,在实际操作中永远都有意外情况。

 

      我们遇到了什么困难?

      事先的计划在第一步就出现了巨大的困难,发射当天,海滩观众人数暴涨,交通管制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,拍摄完成后,制片前往停车场开车,遭遇了严重的堵车。在这个情况下,DIT老杨改变计划,直接在楼顶开始进行素材的备份,其他团队成员也直接绕开堵车区域,打车前往楼顶位置,与DIT汇合并进行素材备份,从海滩走到可以打车的区域,就是一件艰巨的任务,团队成员扛着机器和脚架一阵小跑,约在十二点半左右抵达了楼顶位置。这次影视飓风的团队采用了全高速SSD的存储方案,在下午一点左右就完成了所有素材的双份冗余备份,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就复杂起来了。

图片6.png 

      在DIT回传了一部分素材后,远在杭州的后期发现,如果在H264编码压缩后的Log色彩空间的中间片上进行调色,会让画面细节不那么让人满意(这和当天天气不太好也有联系),因此,DIT开始尝试转码ProRes格式的中间片进行回传,但是ProRes格式巨大的体积,再加上楼顶位置的网络条件相较于酒店来说较差(也可能是XX网盘的锅),整个传输过程进展异常缓慢。

      在简短的讨论后,团队决定在现场先挂载一个LUT,将素材转回Rec.709色彩空间后,再编码为H264文件发送回杭州,传输工具在我的建议下,也由XX网盘换回了阅流(这里可以看到同网络下,阅流直传速度就是比XX网盘快一截,我也不知道为啥,下图为同电脑同网络下,分别单独传输时的对比)。

图片7.png 

      在一番调整后,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两点多,做了这些调整后,终于在三点半的时候,团队完成了所有素材的交接;此时拍摄团队一整天都没有吃饭,确实是筋疲力尽饥肠辘辘了。

      远在杭州的后期团队,其实早已在发射前一个月开始了制作,将所有非现场画面的部分都已经完成,只等现场素材到位,所以在收到素材后,经过了非常短时间的二次调色剪辑和其他最终调整,最终在下午四点的时候,团队完成了整部影片。这部短片发布到笔者写下这段话时,已有60w播放量,观众们借由细腻和真实的画面,与我们现场的拍摄团队一起体验了这次发射带来的震撼和感动。

图片8.png

      但是!但是!四个小时,是这样高规格制作下,快速出片的极限吗?即使是影视飓风团队自身,也对这样的速度不够满意,在拍摄结束后返程的路上,不断讨论和复盘更快的可能性。

      阅流作为云端制作流程的推广者,其实已经有一套完美契合这样需求的解决方案,即我们的NBOX影像传输系统,但是因为之前没有了解到有那么紧急的需求,只带了一套NBOX,但是我们可以看一看,如果使用NBOX传输系统,在这样的项目中,我们还能省多少时间。

图片9.png

      4K/8K这样的高规格制作不同于传统的直播之类的实时制作,在通过网络传输这个层面上,困难要大很多,所以在我们的云端制作流程中,实时通过云端发送的,应当是素材的小体积代理。NBOX可以挂载在摄影机上,在摄影机录制时,同步录制一条小体积的H.264代理,最小可以是720p的文件,并且同步上传到阅流云。这样的代理文件是带有与原始素材同步的元数据信息,可以在后期软件中很方便的回套现场素材。(下图为我们现场装了NBOX那台机位的云端回放)

图片10.png

      如果我们在现场的七个机位上都使用NBOX的方案,NBOX可以直接为远在几千公里外的杭州办公室提供多机位的实时监看,在发射以及发射进行时,剪辑师和大Boss就可以对各个机位进行评估,确认后期进行的方向。在发射后,因为素材的代理会实时传输到阅流平台,所以在发射大约三分钟后(按照上行速度只有4Mbps来计算),剪辑师已经可以下载素材并进行剪辑了。

图片11.png

      所以在中午十一点四十分左右,现场拍摄团队手忙脚乱收拾器材,一路小跑穿过人群时,杭州办公室可以同步进行剪辑的最后调整,甚至在代理文件上进行初步的调色。假设其他情况都保持不变,在下午一点钟时,拍摄团队完成素材备份时,杭州办公室可以直接导出一个完成了剪辑和调色的工程文件,并发送给现场团队,现场团队此时只需要导入这个工程文件,并且对原素材进行套底链接,然后直接输出调色和剪辑后的高规格素材片段即可。

 图片12.png

      我们看到在最终成片中,现场素材使用的总长度约为50秒,那么编码输出高质量H264的时间,我预估为三分钟,按照40mbps的中间片码率预期,4mbps的恶劣网络环境下,上传时间最多不超过十分钟,下载时间也是同样。再加上现场的套底检查,回到杭州后的再次套底与检查,整个交接时间,应该不会超过三十分钟。这样在下午一点半时,即可达成高规格成片的交付。如果后期乐意的话,还可以再多打磨打磨。而拍摄现场的兄弟们,也不用那么手忙脚乱,可以去开开心心吃个杀青饭了。

图片13.png

      诚然,事后诸葛亮是廉价且无用的,影视飓风团队显然已经在现场选择了每个环节最优解决方案,并且异常出色的完成了高规格影像的快速制作。不过我们仍然期待在未来,可以有更多的人来尝试基于云端的制作流程,让快变得更快,“无限进步”,完全没错!

相关推荐